全球视点!【科学辟谣】紧急提醒!打过科兴疫苗的人速看

重要提醒!


(资料图片)

假如有人跟你说

接种了科兴疫苗的人

可以领取2000元的补助

或者有人跟你说

有“内部渠道”可以买抗原自测试剂

你会相信吗?

小编在此郑重提醒大家

千万警惕!

警惕!

“科兴疫苗补偿款”是电信网络诈骗

日前

“广东发布”发布提醒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种

利用新冠疫苗的

新型诈骗手段

大概内容是

“接种科兴疫苗的人

凭接种证明可以领取

每人2000元的补助”

结尾还附上一个链接

警方提醒

这是骗局!注意防范!

这类诈骗将电信网络诈骗的“老套路”

换上新冠疫苗补偿款的“新皮”

请广大群众注意防范

需要注意的是

还有以下几种诈骗手法需警惕

↓↓↓

诈骗手法一

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发布

新冠疫苗信息

引诱群众点击

含木马网址的链接

套取个人信息

实施诈骗

诈骗手法二

骗子冒充学校老师

通过QQ、微信或其他联系群

发送虚假信息

悄悄潜入学校的班级群里

以收取新冠疫苗费用为由

对群内家长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

1.针对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均由权威部门发布,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会按要求公布可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的信息,包括地点、服务时间,请大家关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非官方渠道,不能轻信,可拨打电话核实。

2.学生家长在QQ、微信或者其他聊天工具上收到任何要求缴费的信息,一定要通过电话多发进行核实确认,切勿贸然汇款。老师及学校一旦发现有此类诈骗信息,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澄清,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3.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和密码等,凡是涉及金钱交易的务必核对好信息。请广大群众记住,只要涉及转账,无论对方是谁都要核实身份。

群里接龙买抗原检测试剂盒?

快递到后傻眼了……

最近

除了连花清瘟、布洛芬外

抗原自测试剂也成了药店“顶流”

火到卖脱销,一盒难求

但大家要注意了

越火越有热度的东西

不法分子就越爱“蹭”

近日,佛山南海近200名群众

因轻信某微商有“内部渠道”

而纷纷在群里接龙

购买抗原检测试剂盒

结果好不容易等来了快递

打开一看却傻眼了

12月10日,小芫(化名)通过朋友认识了微商叶某,得知其有“内部渠道”,以第三方代理身份出售抗原检测试剂盒后,遂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并向其表达了购买意向。

经过与对方交流,小芫了解到抗原检测试剂盒需一箱起步才能出售后,便在业主群将其获悉到的信息告知邻居,询问是否有拼单购买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需求,并在业主群中开启购买接龙。

当日,小芫将邻居们发来的共计1万余元货款,转账到叶某的银行卡账户。随后,叶某给小芫转发了一份物流发货单号作为证明。

部分聊天及转账记录

次日,同一公寓楼的邻居得知小芫有渠道可以购买到抗原检测试剂盒时,便找到小芫帮忙代购。出于好心,小芫一口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至此,小芫将180余人转账过来的近17万元陆陆续续转到了叶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

部分聊天及转账记录

钱转过去了,但小芫迟迟未收到货,便催促叶某发货。直到12月13日,小芫终于收到了快递,谁知打开一看竟是一包纸巾,压根不是抗原检测试剂盒。

收到的快递竟是纸巾

此时,小芫找叶某理论,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敷衍对待。待冷静下来后,小芫怀疑自己遭遇了诈骗,便到小塘派出所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代购”“内部渠道”

“特殊货源”“先收钱后发货”

这熟悉的套路

简直跟之前的

“口罩诈骗”如出一辙

骗术揭秘 

1

利用社交媒体软件

社交媒体软件是此类诈骗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大家在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平台看到出售抗原、口罩等消息时,一定要注意甄别,切勿上当。

2

付款到个人账户

直接付款到个人账户,也是诈骗资金流转的典型手法。资金绕过第三方交易平台,付款到个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在不能保证交易完成的情况下,受害者失去资金的控制权,被拉黑失联后,很难挽回受损资金。

3

利用快递打时间差

网购后,快递发货以及运输需要几天时间。因此,受害者不能及时发现被骗而立即报警,受损资金不能及时止付,损失挽回难度大。

警方提醒——

无资质的个人私自贩卖抗原试剂属违法,对于涉疫诈骗犯罪,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严惩不贷,请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当前,抗原等物资较为紧缺,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购,涉及汇款、转账千万要提高警惕。如发现被骗,要保存好相关聊天、转账记录,立即报警求助。

除了以上2种诈骗手段

下面这些套路

大家也要注意识别!

以下这些套路

大家也要提高警惕

疫情备品虚假售卖

诈骗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上发布销售“新冠抗原试纸”“特效退烧药”等信息,当受害者与“商家”联系沟通时,对方会要求添加微信、支付宝等私下转款,扫码交易,等钱骗到手便会将受害者拉黑或者提供虚假订单号继续行骗。

药品安全及各类医疗器械安全关乎大众生命安全与健康。个人或经营主体,在未取得经营资质情况下,不得私自销售各类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等,不建议大家大量囤积,如果确有购买需求认准正规药店、正规平台避免上当受骗。

快递因疫情被拒发/滞留/检测呈阳性

诈骗分子冒充“快递客服”给你打电话,谎称你的快递检测出了新冠阳性已被销毁;或声称因疫情影响快递滞留或被拒发,但可以申请理赔。在你加了“客服”好友后,骗子向你发送虚假“官方网站”,并诱导你填写个人支付信息,骗取你的资金。

有的诈骗分子也会引导受害者领取“备用金”,或以支付信用不足、理赔渠道未开通、赔款无法到账等为由,诱导你进行贷款,将钱转至诈骗分子账户,骗取钱款。而实际上,“备用金”是我们自己在金融平台的贷款额度,跟商家赔款没有任何关系。

内部渠道“快速核酸”

诈骗分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快速检测核酸。他们的话术一般有“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家里也能做核酸”“最快半个小时”等等,不少人由于工作或生活需要,会向骗子购买所谓的核酸检测报告,进而落入电信诈骗陷阱。

疫情影响机票/车票退改签

受疫情影响,部分群众的出行计划被搁置,产生了不少改签或退票的需求,诈骗分子借机发送含有改签或退票链接或赔偿联系电话的短信,诱骗受害群众点击。再引导受害人在链接内填写姓名、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进而盗取资金。

疫苗接种回访,进群兼职赚钱

诈骗分子通过电商批量购买账号,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群众好友,再将受害人拉入群聊。

群内声称“疫情期间可以居家网上兼职赚钱”,进而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一单多任务拒返佣金、流水不足无法提现等套路诈骗钱财。

警方提醒——

1.要通过医院或正规的线上线下药店购买药品,并保留销售凭证。

2.不要通过朋友圈等非正规渠道购买药品,更不要轻信有“渠道”获取药品的“能人”,防止上当受骗。

3.目前,尚不存在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若收到推销药品的短信或电话,一概不要相信。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医。

4.核酸检测没有“快速通道”,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专业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和所谓的“私人渠道”。

如若不幸被骗请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前往辖区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

转发扩散

提醒更多人!

关键词: 疫苗接种 个人信息 上当受骗